![]() |
- 起訂量 (公斤)價格
- 1-50¥220 /公斤
- ≥50¥210 /公斤
- 品牌:萬榮
- 產地:中國 武漢
- 發布日期: 2014-06-17
- 更新日期: 2024-01-09
主要用途 | 增補劑 抗氧化劑 |
型號 | 食品級 |
包裝規格 | 25公斤/桶 |
外觀 | 粉末 |
保質期 | 2年 |
有效物質含量 | 99% |
主要營養成分 | L-色氨酸 |
含量 | 99% |
L-色氨酸
L-色氨酸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L-色氨酸
中文別名:L-2-氨基-3-吲哚基丙酸;(+/-)-2-氨基-3-(3-吲哚基)丙酸;L-2-氨基-3-吲哚基-1-丙酸;L-氨基吲哚丙酸;L-色氨基酸;L-胰化蛋白氨基酸;L-2-氨基-3-吲哚基-丙酸;L-色胺酸
英文名稱:L-Tryptophan
英文別名:H-Trp-OH; L-Tryptophane; L-Tryptohan,99%; 2,4,5,6-Tetrachloropyrimidine; TRP; (S)-2-Amino-3-(3-indolyl)propionic acid; 2-Amino-3-(1H-indol-3-yl)propanoic acid
CAS:73-22-3
EINECS:200-795-6
分子式:C11H12N2O2
分子量:204.2252
L-色氨酸性狀
白色至黃白色晶體或結晶性粉末。 無臭或微臭,稍有苦味。熔點289℃,長時間光照則著色。與水共熱產生少量吲哚。如在氫氧化鈉、硫酸銅存在下加熱,則產生多量吲哚。色氨酸與酸在暗處加熱,較穩定。與其他氨基酸、糖類、醛類共存時極易分解。如無烴類共存,與5mol/L氫氧化鈉共熱至125℃仍穩定 。用酸分解蛋白質時,色氨酸完全分解,生成腐黑物。略溶于水(1.1g/100ml,25℃)。
用酸分解蛋白質時,色氨酸完全分解,生成腐黑物。色氨酸是雜環氨基酸,是一種必需氨基酸。在體內能轉變為5-羥色胺、煙酸、黑素*素、松果體激素和黃尿酸等多種生理活性物質。當人體缺乏色氨酸時,不僅會引起一般低蛋白癥,還會產皮膚*、*、玻璃體退化及心肌纖維化等特殊*。它還能*。人體每日最低需要量為0.2g。
L-色氨酸用途
營養增補劑。抗氧化劑。色氨酸是人體重要的神經遞質-5-羥色胺的前體,是人體的必需氨基酸之一;用于孕婦營養補劑和乳幼兒特殊奶粉;用于*癥(糙皮病)*藥;作為安*,調節精神節律、*。
動物:促進動物的采食、削弱應激反應、改善動物睡眠,還可以增加胎兒和幼仔的抗體、提高乳畜泌乳。降低日糧優質蛋白用量,節約飼料成本,降低日糧蛋白飼料用量,節約配方空間等。
L-色氨酸生產方法
L-色氨酸的生產最早主要是依靠化學合成法和蛋白質水解法制造。隨對微生物法生產色氨酸的研究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利用微生物法發酵生產色氨酸?,F已走向實用并且處于主導地位。微生物法大體可分為微生物發酵法和酶促轉化法。近年來還出現了直接發酵法和化學合成法,直接發酵法和轉化法相結合生產色氨酸的研究。另外,基因工程、酶的固定化和高密度培養等技術在微生物育種和酶工業上的應用極大地推動了直接發酵法和酶法生產色氨酸的工業化進程。
蛋白質水解法
L-色氨酸的生產最早主要是依靠蛋白質水解法和化學合成法制造。蛋白質水解法是以毛發、血粉及廢蠶絲等蛋白質為原科,通過堿水解法和酶水解法生產L-色氨酸。隨著氨基酸生產技術的發展,現在已很少使用該法生產L-色氨酸。
化學合成法
化學合成法就是利用有機合成和化學工程相結合的技術生產或制備氨基酸的方法。DL-色氨酸的化學法合成,大致可分為以吲哚為原料的合成法和以苯肼為原料的合成法兩種。Snydcr和MacDonald研究出了一種簡單的合成DL-色氨酸
的方法,即在乙酸和乙酸酐的存在下利用吲哚和α-乙酰氨基丙烯酸直接縮合,得到N-乙酞-DL-色氨酸,此物質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水解即可得到DL-色氨酸,收率為57.7%。Moe和MacDonald報道以苯肼為原料合成色氨酸,即在乙酸鈉存在下,將*和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縮合,縮合體再與苯肼反應而生成苯腙,苯腙在H2S04或BF3水溶液中回流水解,環化得到化合物3-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將此化合物水解脫羧可得DL-色氨酸。
化學合成法的*優點是在氨基酸品種上不受限制,既可制備天然氨基酸,又可制備各種特殊結構的非天然氨基酸。但這并不意味著具有工業生產價值,由于合成得到的氨基酸都是DL-型外消旋體,必須經過拆分才能得到人體能夠利用的L-氨基酸。故用化學合成法生產DL-色氨酸時,除需考慮合成工藝條件外,還要考慮異構體的拆分與D-色氨酸異構體的消旋利用,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化學法合成L-色氨酸在工業上的應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